有幸参与了这个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——《图像徽州》。自项目启动以来,笔者在老师带领下,与小组成员在徽州的许多地区进行了摄影和学习。我不敢说这个项目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,但是于我个人,却深深的影响着我。
与徽州结缘,源于早就喜爱摄影的我在高中图书馆看了一本画册,关于中国最美乡村。清晰的记得画册里面很多是徽州地区的村落,有西递、宏村、南屏……而画册里面的摄影作品更是深深的震撼了我,品之有一种让人流泪的感动。于是向往着徽州大地。大概是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吧。我的大学便是处于徽文化晕染的黄山市。得之我幸。
也曾在项目启动前就在徽州大地旅行摄影,而真正有目的的了解与拍摄则是这次的图像徽州项目,彼时,更是对徽州更加了解,也更加热爱这片土地。
徽州建筑不得不说是一大奇观,它美,美在粉墙黛瓦与蓝天碧水和谐映衬,这是古徽州人民对天人合一的追崇;美在精雕细琢,对称统一的建构,这是古徽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;更美在生活在这里的人民,他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朴素安谧的生活着,耕作着这片大地……被他们的美震撼之外,也在参观拍摄徽州建筑时,深深感受到徽州民居的深墙大院给人的压抑感,马头墙里只有高高的天井用来采光,没有窗户,天井下面是蓄水池,而屋内则多为木制陈设,雨天屋内潮湿阴暗。如此设计并不是人们不懂如何设计舒适的房屋,而是与徽州地区独特的徽商文化有紧密的关联。
高墙深院在实用价值在于隔风防火,防御盗贼,是因为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,只留下妇弱老幼,高墙深院则起到保护作用,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。而此外则有说,徽商常年在外,但这天井高墙却是徽州女人无法逾越的深井。不由想到他们在这阴暗的屋内孤寂度日的悲凉。是她们的坚守持家与付出,让徽商在外漂泊,但背后仍有一个归属的家。
写文章时,笔者已在外地实习。习惯了三年的徽派韵味,突然无法寻觅,甚是思念。只能梦回徽州。愿好。